单位违约我要解除合同拖欠劳动报酬,要遵守脱密期
2019-09-15 10:27脱密期又称为提前通知期,与竞业禁止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有关脱密措施的约定是否有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判断: (1)首先必须有可保护的商业秘密,否则其约定就是无效的。 (2)采取脱密措施义务主体,针对的应当是实际接触、了解或掌握企业商业秘密的相关人员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而不能是不加区别的企业所有的员工。 (3)采取的具体脱密措施应当是合理的,而不能违反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和强行性规定,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否则这种约定将失去法律约束力。通常采取调整工作岗位,相应的变更工作内容、范围和劳动报酬等,一般要求所要调整的工作岗位在前期约定中以列举方式确定,在合理的范围内,而不能是任意的,而劳动报酬一般也是约定在脱密期不低于某个标准,以均衡劳资双方的权益。 (4)脱密措施的适用时间,对劳动者采取脱密措施的时间,即脱密期(提前通知期)一般不能超过6个月,即脱密措施的约定不能超过6个月,超过规定的期限,则一般是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 (5)采取脱密措施的一般是在科技型企业或者是在高新技术开发领域适用,或者一些智力密集型企业,而不是适用于所有的行业或企业,故企业在和劳动者约定脱密期和脱密措施时,不能毫无选择的适用。 你可以对照以上几点,判断自己与用人单位的约定是否有效。如果用人单位采取的脱密措施不具备以上条件,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请求确认双方有关脱密期的约定无效。反之,你有义务遵守脱密期的约定(此种情况下,建议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