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传播险情有法律责任

2019-07-09 10:47
1个律师回复
咨询我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它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媒体内容的资料和位置的社交插件。微信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介平台在舆情传播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网络舆情风向标的组成之一。 随着微信公众平台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其信息传播范围逐渐扩大,影响力不断加强,于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便借助微信平台向公众传播谣言、暴力、恐怖、欺诈、色情等违法违规信息,企图左右网络舆论;或者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在面对虚假、违法信息时,因缺乏辨别能力而成为不自觉扩散源头,从而引发突发性舆情危机事件。 但因网上造谣的成本低、收益高、风险小,不需要什么确凿的证据而只需子虚乌有地杜撰一些故事就能让人相信。有些网民法律意识淡薄,为了博取名利、寻求刺激,不断挑战道德底线;一部分网站和网络运营企业受利益驱动,失守第一道防线,在客观上为网络造谣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温床。也有的网民认为谣言并非自己原创,就随意转发;还有的网民,偏爱刺激,对谣言不加甄别、不辨真假、盲目跟风等等错误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谣言的传播,扩大了谣言的危害。 从法律层面上来讲,不论当事人传播的信息不管是原创还是转发,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如果散布的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2、行政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3、刑事责任。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19-07-09 10:47:48

快速咨询,获得更具针对性回答!

立即发布咨询

当前律师在线 26118今日律师解答 45460

相关推荐
外面抢救没抢救过来法律责任 1回答
伤残鉴定做了终极手术多久后做? 1回答
对方借钱不还,找律师帮助需要多钱 1回答
欠债人不还钱,讨债人把欠债人车开到公安机关违法吗 1回答
在吗? 我想咨询一下这个文件是属于假传通知吗? 1回答
案子已经到执行,对方说帐不对怎么办 1回答
物业不允许打飘阳台合法吗 1回答
个人信息泄露怎样处理 1回答
买房子的时候,合同定金都签了交了,对方房东不卖了,造成违约对方如何赔偿我方 1回答
我把雇佣童工举报了 劳动监察大队让过去了解了解情况 能不过去吗 1回答
被开除了工资给我我还可以告他嘛 1回答
交警扣车期限几天?我的车上个月14号被扣的,什么时候可以去交警队领车? 1回答
派出所强制让我迁户口我去哪里投诉 1回答
您好,如果被人举报涉嫌非法集资的话,他的立案侦查时间是多久。需要哪些流程 1回答
自己打的欠条货是别人买的被起诉了怎么办 1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