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人甲,欺诈人乙和丙。 乙向甲说某一APP可以借钱不用还,你把借了的钱给我,我再把借了的钱给丙,丙可以用某些手段消除你的借钱记录。受害人甲信以为真,向某APP借金额15000人民币。把钱给了丙。再后来某APP向甲收取借款,无奈之下,甲跟乙说了实情,乙给了甲2000元后说把钱全都给了丙。

2019-07-15 16:14
1个律师回复
咨询我

请将你要咨询的详细问题告诉我们,便于我们有针对性的解答

2019-07-15 16:14:50

快速咨询,获得更具针对性回答!

立即发布咨询

当前律师在线 28848今日律师解答 52764

相关推荐
房产遗嘱可以公证吗 1回答
判了实刑又跑了会终生追捕吗 1回答
劳动局在线咨询微信生病住院,休息50,厂里要我自己交社保合理吗? 1回答
银行卡借别人走账危险 1回答
律师你好,我家里遭到入室盗窃,现已报案并已经抓到主犯,现在的问题就是在盗窃金额上,实际盗窃的20000多点,然后还有首饰,手机等,盗窃的人犯不承认他盗窃了这么多钱,只承认不到5000,我想请问一下,入室盗窃的金额到底是怎么确定的?只听小偷说是多少就是多少? 1回答
被别个骗的买私彩犯法嘛? 1回答
取保候审外出是当地派出所还是执行派出所 1回答
一方放弃房屋产权后想变更共同财产的协议如何签订 1回答
公司非法辞退,仲裁申请书请求事项 1回答
n次方策略合法吗?我想抄股,是否能用? 1回答
无力常还借款被执行局关押在羁押室要关多久,关过后又会咋处理。 1回答
无遗嘱房产如何过户? 1回答
行政案件,政府信息公开内容是否属于可以申请法院调取的证据内容的法律依据? 1回答
24小时公安在线咨询 1回答
只有购房合同书的房子怎么转给孩子 1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