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

2019-11-01 14:37
1个律师回复
咨询我

为在审理民事侵权案件中正确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解释: 第一条 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条 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三条 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 (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 (三)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 第四条 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 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五条》ㄈ嘶蛘咂渌橹匀烁袢ɡ馐芮趾ξ桑蛉嗣穹ㄔ浩鹚咔肭笈獬ゾ袼鸷φ模嗣穹ㄔ翰挥枋芾怼?br> 第六条 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没有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七条 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为原告;没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亲属提起诉讼,列其他近亲属为原告。 第八条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2019-11-01 14:37:10

快速咨询,获得更具针对性回答!

立即发布咨询

当前律师在线 23079今日律师解答 45073

相关推荐
您好,我在qq被人骗了,他把我删了,我没办法可以盗他qq曝光他的罪行吗 1回答
包工头跟业主有纠纷,把我干活的东西扣住不给怎么办 1回答
老师骂学生动物都不如违法吗 1回答
什么才属于叫卖买请司法解释一下 1回答
合同到期能否要求收回合同 1回答
夫妻一方生病,另一方有义务照顾吗 1回答
公司要转卖,员工在之前干了8年之后又签了劳务外包协义不到一年该怎么赔偿 1回答
某教师酒后驾车被处七日拘留1000元罚款学校给予什么处罚 1回答
员工不签劳动合同,公司终止合同,员工可以领实业保险吗 1回答
平房买卖写的借款合同 1回答
上诉需要本人提出申请吗 1回答
返还房款请求权优先普通债权 1回答
公司转卖员工又签了劳务外包协义不到一年该怎幺赔偿 1回答
云储链cwc在中国合法吗 1回答
从一辆公交车上刚下来被路过的电动车撞了,责任在谁 1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