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侵犯了我的名誉权

2019-08-14 15:21
1个律师回复
咨询我

公民的名誉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社会评价享有的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名誉,俗称名声,是社会对某公民的品德、才能、思想、作风等的综合评价。一个人的名誉直接关系着公民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尊严。一个人的名誉是十分珍贵的,它不仅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赖,也是自己从事民事活动的有利条件。公民依法享有名誉权,公民为维护自己的名誉权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公民必须明确名誉权利的权利内容。 公民有维护自己名誉尊严的权利。名誉即然是社会对于一个公民的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这种综合评价是公民长期以来生活作风、品德、才能和素养的客观反映,因此对于该具有客观性的评价,公民有保持这种评价的完整性、客观性的权利。 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公民有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诉讼是维护自己权利的合法方式,也是名誉权权利内容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公民应掌握认定侵害名誉权行为的依据。 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侮辱和诽谤两种方式,侮辱是指用暴力或口头、文字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侮辱行为的构成须具备以下要件: 在主观上侵权人是故意的,也就是有意识地要损害他人名誉、人格。如果是无意中说了有损于他人名誉、人格的话,并非故意侮辱的,不构成侮辱行为。 在客观上侵权人实施了引起他人精神痛苦和屈辱的言辞或行为。 侮辱行为必须具有公然性,即有第三人或更多的人在场或者用能够使众多的人看到或听到的方式进行侮辱。 侮辱行为须具有针对性,即侮辱行为是针对特定的人实行的。如果在公共场所无目标的谩骂,无针对性,不构成侮辱行为。而诽谤是指无中生有,捏造事实,破坏他人名誉、人格的行为。诽谤行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条件: 诽谤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过错,它包括故意和过失这两种心态。 在客观上侵权人实施了足以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行为,它包括以捏造、夸大和歪曲事实的行为来降低对该公民的社会评价。 诽谤行为具有公然性和针对性。 .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可以要求侵权人终止侵权行为。 公开赔礼道歉,公开消除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恢复名誉,也可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对公民的请求不予理睬,公民可以向法院起诉。

2019-08-14 15:21:10

快速咨询,获得更具针对性回答!

立即发布咨询

当前律师在线 22119今日律师解答 45473

相关推荐
入职1年4个月,公司未提前通知开除,赔偿多少 1回答
有工作的残疾人离婚财产如何分割 1回答
情侣分手后男生威胁女方牵扯到什么法律责任,并以自杀,杀害对方全家,恐吓,等各种方式威胁女方,涉及到女方家庭,会牵扯到法律责任吗 1回答
结婚前有个私生子属于重婚罪么 1回答
拖欠20多人八十多万工资该判刑吗 1回答
交通事故追尾造成追尾方死亡 1回答
离婚后,孩子判给女方,但没扶养能力。和孩子父亲签了代养协议,当女方有能力的时候,领会孩子。现在女方再婚带回孩子,但是男方不给解除代养协议。拒不支付离婚分配的财产。女方应该怎么做? 1回答
女方怀孕民政局不给办 1回答
按揭买车还要签承诺书吗 1回答
公司可以辞退反聘员工吗 1回答
我起诉离婚 法院判决了 对方不服气 向上级法院起诉 我在外地回不去可以不去吗 1回答
上班两个月,没签订劳务合同,因没业绩被劝退 1回答
涉嫌诈骗的员工有三十万销售额检察院起诉多久能判 1回答
中信银行信用卡逾期4000会被起诉吗 1回答
自备电厂没有签订并网协议私自并网怎么处罚 1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