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劳动合同引发争议造成超过失业保险待遇领取时效,是否可以继续享受失业保险

2019-07-04 23:26
1个律师回复
咨询我

您好,一、按照《失业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根据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其本人累计缴费时间长短的不同,划分为三个档次: 1.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最长能够领取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2.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最长能够领取18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3.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最长能够领取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二、《条例》中关于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的规定,不能理解为缴费时间达到上述要求的失业人员都能领取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在具体操作中,各地可以在同一档次内,根据失业人员缴费时间的长短,相应拉开其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的差距。 例如,失业人员失业前,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2年的,可以领取6个月的失业保险金;累计缴费时间每增加1年,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增加2个月;但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至于具体档次如何划分,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享受期限18个月和24个月的规定,也可以照此划分具体档次。 三、申领失业保险金应具备的条件 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即失业人员不愿意中断就业,但因本人无法控制的原因而被迫中断就业。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对哪些情形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作了规定; 主要包括:终止劳动合同,职工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职工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的,用人单位违法或违反劳动合同导致职工辞职。出现上述情形造成职工失业的,职工有权申领失业保险金。 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办理失业登记是为了掌握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确认其资格。须有求职要求,是考虑到失业保险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这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一个前提,也是失业人员应尽的义务。 扩展资料: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用人单位、职工个人缴费及国家财政补贴等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并通过专业训练、职业介绍等手段为其再就业创造条件的制度。 失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有关规定,从2016年5月1日起,将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

2019-07-04 23:26:17

快速咨询,获得更具针对性回答!

立即发布咨询

当前律师在线 26275今日律师解答 47034

相关推荐
执行款转给法院哪时候结案 1回答
让律师写协议书多少钱 1回答
榆树市满园律师事务所尹律师 1回答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关于计划生育三胎罚款的规定 1回答
轻微诈骗被客户投诉到工商局会怎么样 1回答
云闪付个人推广合法吗 1回答
宁津交通事故死亡赔偿 1回答
你好胡律师,我父亲是今年12月份让车撞了,事故发生时候我父亲没感觉不适,到了医院后就动不了了,最后确认为腰椎骨折,需要做手术,往里边打六根钢钉固定,车主给拿的手术费,签的私了协议,然后出院时我们又跟车主签了和解协议,就给了二次手术费和误工费四个月的,但是我父亲好几年都上不了班,甚至丢了工作,他就给了我们三万块钱,刚够治病的,现在还可以起诉他吗?有把握打赢吗?起诉费需要多少?用不用请律师 1回答
学校上班临暑期被通知不续签合同。可以要什么补偿 1回答
河北宝光律师事务所苏茂盛 1回答
威海免费律师在线咨询 1回答
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1回答
单位正常上班扣完保险几百块钱合法吗 1回答
农民的烧材不让放院外院里都种地了咋办 1回答
非法经营汽油判刑案例 1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