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代持后不履行代持转让怎么办

2019-08-16 16:01
1个律师回复
咨询我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只要合同双方订立的内容不违背法律的基本规定,就是有效的,这是法律尊重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体现。我国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是指: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股权代持协议存在的风险有哪些   (1)协议的合法性   目前,司法解释认可了一般情况下代持协议的合法性,但是如果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则协议仍将被视作无效。   (2)条款约定不明   目标公司的股权在未来存在多种变化的可能性,代持协议应当预见到这些可能发生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约定。   (3)实际出资人难以确立股东身份的风险   虽然司法解释肯定了股权代持协议的效力,但是投资权益并不等同于股东权益,投资权益只能向名义股东(代持人)主张,而不能直接向公司主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实际出资人想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法律认可的股东,光凭一纸代持协议是不够的。根据司法解释,必须经过公司半数以上股东同意,实际出资人方可向法院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   (4)名义股东侵害实际出资人利益的风险   在一般的股权代持关系中,实际出资人在幕后,名义股东则在台前代为行使股东权利,面对各种诱惑,很可能出现名义股东侵害实际出资人利益的情形。   (5)名义股东的风险   以上几点,均反映了实际投资人的种种风险,以此看来,似乎名义股东在双方的法律关系中占尽主动,高枕无忧——毕竟,股权在我手中我怕谁?   但是情况并非如此,名义股东的风险有时并不比实际出资人小。比如:当实际投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时,若债权人追索,则名义股东需要在承诺的出资范围内承担补缴出资的义务,而不能以其不是实际投资人为由拒绝承担责任。   (6)未来股权转让的税务风险   当然,如果实际出资人和名义股东各司其职良好合作,以上风险也许都能避免。但是代持协议还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即未来股权转让的税务风险。   当条件成熟、实际出资人准备解除代持协议时,税务问题就随之而来——从外观上看,实际出资人是从名义股东那里受让了股权,当然需要缴税!通常,税务机关对于当事人辩称因为股权代持关系,并未发生股权转让的说法并不认可,要求按照公允价值计算缴税。

2019-08-16 16:01:28

快速咨询,获得更具针对性回答!

立即发布咨询

当前律师在线 26539今日律师解答 49671

相关推荐
恋爱期间的转账要还吗 1回答
离过婚去考驾照教练可以看得到离婚资料吗 1回答
我以前的公司一年半没有给我交保险,我现在已经离职三个月,能维权吗 1回答
离婚案是否重新判,《离婚时女方不在》 1回答
房屋因危房拆除,可以拆迁补偿吗 1回答
我要咨询律师忧郁症患者单位能不能开除 1回答
交通事故调解律师可以出面吗 1回答
公诉期间能办建外执行么 1回答
叫律师打官司,叫他帮代打银行流水,可以吗 1回答
离婚时房子归我所有让前夫货款,小额贷给骗走了 1回答
投放毒药但未致人死亡,属于犯罪既遂还是未遂 1回答
中专挂学籍可以拿到毕业证吗 1回答
取保候审判决前分局传唤是去干嘛 1回答
交通事故造成一方伤残双方同等责任怎么赔偿 1回答
离婚协议书写女方有居住权男方又结婚了怎么办 1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