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特点
2020-12-20 13:22未成年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侵犯财产犯罪在未成年犯罪中所占比重较高。据不完全统计,在未成年犯罪中,抢劫犯罪和盗窃犯罪,即 侵犯财产犯罪占绝大多数,占据犯罪类型的首要位子。根据上述犯罪原因一的分析,未成年人员为了满足其消费欲望,往往会采取偷窃、抢劫或利用职务之便侵吞、 窃取财物等手段,达到获取财物的目的,并随即挥霍一空。 (二)未成年犯罪中使用暴力手段作案的倾向较多,并且团伙作案集中。与成年人实 施的暴力犯罪相比,未成年暴力犯罪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具有结伙性。尤其是其中的预谋性犯罪,大多是三人以上共同实施,这是由未成年人员的心理特征决定的。随 着未成年人员生理、心理的发展,其独立性日益增强,但尚未完全摆脱依附性。独立性需求的增长和叛逆心理,使其逐渐淡化对家庭的依赖和要求摆脱家庭的约束, 而其不经人事的因素又导致其自身依附性的存在,必然产生一种安全感的需要,就转而在年龄相仿的伙伴中寻求保护者和支持者;并且借助团伙共同行动、互相依 存,互相壮胆,产生了一种力量和安全感,同时消除个人单独行动带来的恐惧感。未成年人员暴力犯罪的显著特点之二是激情性犯罪占的比重较大。犯罪人在犯罪时 往往不考虑行为的后果,当因琐事与他人发生争执时,对事态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心理态度,通常采用极端的暴力手段达到“制服”对方的目的,满足争强好胜的心 理。未成年人员犯罪的激情性、偶发性,与其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密切相关,根据对 未成年犯罪原因三的分析,未成年人员易于在外界的影响和刺激下,因一时的感情冲动而突发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