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诋毁没有明确指出人名算违法吗

2020-11-22 14:24
1个律师回复
咨询我

什么是商业诋毁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此并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定义, 而只是在第14 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学者们一般认为对商业诽谤行为可以做出这样的法律定义:商业诋毁行为,又称商业诽谤行为,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造、散布虚假信息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和诽谤,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相应的,商业诋毁行为应该具备以下构成要件:   第一,行为的主体是从事市场交易活动的经营者。在认定商业诽谤行为的主体时有两点应该加以明确,一是商业诽谤行为的主体只以经营者为限,除此之外的其他主体所实施的诋毁行为不能构成商业诽谤行为,而只能构成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或犯罪行为;二是在许多情况下,经营者往往不是自己亲自实施商业诽谤行为,而是利用组织或他人实施此种行为。如果这些组织或个人与经营者之间就实施商业诽谤行为有过共谋,即存在主观上的共同故意, 他们也就必须与经营者一起对该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明知故意。行为人实施商业诽谤行为在主观上是故意的,而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旨在削弱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求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和其他不正当利益。经营者也可能因过失造成对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损害,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这种行为并不构成商业诽谤,其性质不属于不正当竞争。   第三,行为侵犯的客体是特定经营者即作为行为人竞争对手的经营者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需要注意的是,商业诽谤必须具有特定的指向,即受诽谤人应特定。受诽谤主体特定有两种方式:一种为直接特定,即行为人明确指出受诽谤主体的身份;另一种为间接特定,即行为人没有明确指明受诽谤人的身份,而是以含沙射影的方式,通过提及其荣誉称号、绰号或通过特定环境的描述,影射受诽谤主体,此时受诽谤主体必须证明自己是诽谤言辞中伤的对象。   第四,行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散布虚伪事实,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进行诋毁和贬低,给其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害后果。应该注意的是,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意图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尚未造成损害后果的,也应视为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予以处罚,因为它存在着造成损害后果的可能性。

2020-11-22 14:24:33

快速咨询,获得更具针对性回答!

立即发布咨询

当前律师在线 27069今日律师解答 44974

相关推荐
一方去世再婚怎么去拿结婚证 1回答
我公公在厂里上班脚指头压断了4根。手术费住院费报销了的。后续的检查费生活费一直拖着不给。赔偿金也没赔偿。这样我可以去法院起诉他吗? 1回答
欠钱不还什么证据都没有怎么办 1回答
网贷没下款说合同生效,还款账单出现了 1回答
你好,我想咨询一下官司打输以后需要赔款8万元,现在卡被冻结了,后续还有什么会被冻结吗? 1回答
刑事拘留是什么违法行为 1回答
老公死了第一继承人是谁 1回答
公安局不给改名怎么办 1回答
判决前把房产过户给子女之后抵押给别人,能对抗执行吗 1回答
拿了商店二百多元钱赔了以后商家报警会怎么样 1回答
故意改我银行卡号说我骗贷 1回答
工地老板不给生活费,我们不想干了咋办 1回答
皮外伤一般多少钱私了 1回答
替别人还钱后来不替了法律上怎样判? 1回答
帮别人担保钱买车没有手续发生交通事故有责任吗? 1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