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合同一方当事人涉嫌欺诈能不:承担双倍违约金法律依据

2020-11-23 18:54
1个律师回复
咨询我

您好,《合同法》第52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构成欺诈行为一般必须具备以下4个要件:(I)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欺诈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陈述是虚伪的,并会导致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纵这种结果的发生。欺诈的故意包括两方面:一是陈述虚伪事实的故意;二是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故意。(2)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是指欺诈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故意陈述错误事实和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是构成欺诈行为的两个方面。故意陈述错误事实的行为,例如将假冒伪劣商品说成质优价廉。故意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向他方告知真实情况面故意不告知。沉默是否构成欺诈呢大部分国家的法律规定,当行为人有义务说明真实情况而不说明、保持沉默即构成欺诈。我国法律对沉默是否构成欺诈的规定与上述规定相似,例如(产品质量法)第28条规定:销售者在出售某种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的产品,应当事先向消费者或用户作出说明,否则销售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该规定表明在负有说明义务时保持沉默即构成欺诈。另外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负有说明义务的,也不能保持沉默。(3)被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所谓错误,是指对合同内容及其他重要情况的认识缺陷。构成欺诈,一般必须是被欺诈人的错误认识与欺诈人的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易言之,如果被欺诈人订立合同,那么必须是欺诈人提供的虚假情况与合同内容有密切关系,并且被欺诈人因欺诈人提供的虚假情况对合同内容发生了错误认识。(4)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如果被欺诈人的意思表示并不是因欺诈行为而作出的,也不构成欺诈。这表明被欺诈人的意思表示与欺诈行为之间具有因果联系。

2020-11-23 18:54:58

快速咨询,获得更具针对性回答!

立即发布咨询

当前律师在线 23290今日律师解答 47178

相关推荐
十级工伤 老板说社保交晚了一直拖着不给 1回答
男人岀轨离婚时想让他净身出户该怎么写离婚书 1回答
实习期上高速怎么处罚 1回答
本人工伤后单位罚款合理吗 1回答
你好 我发现我老公出轨了 如果我起诉离婚会怎么判 1回答
交通事故责任还没判决保险垫付了一万八还要当事人垫付钱吗 1回答
车被电瓶车撞了对方60的者任 1回答
男方给女方写保证书还是协议 1回答
我在苏宁易购超级买手买入十二件mlb品牌的卫衣,到货后毒鉴定都为假,向客服反应要求退一赔三,得到回复是需要品牌官方鉴定,而经我了解,更本不存在mlb官方鉴定机构。请问我要如何维权。 1回答
工作中受伤,三级伤,想问一下,山东省日照市莒县这边一般工伤是怎么样处理的 1回答
为传销组织开发系统被判刑 1回答
公司工资不发怎么办。 1回答
我在车间上班,小孩被烫伤,老板应该付什么责任 1回答
电瓶车撞倒老人赔偿标准 1回答
你好,请问利用公司微信朋友圈发个人产品,应该怎么赔偿 1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