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怎么办,先要什么备注
28天前一、首先应该了解医疗事故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二、如果发生医疗事故,首先需要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病历资料、影像学检查报告、治疗方案、手术记录等,并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书面申请,请求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三、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过程中,当事人有权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鉴定人参加鉴定活动,并可以查阅、复制与鉴定事项有关的病历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同时,医疗机构也应提供与医疗事故相关的病历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 四、经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后,如果鉴定结论认为属于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不属于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不承担责任或减轻其责任。 五、在处理医疗事故的过程中,双方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协商解决争议,如未能达成一致,可依法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六、最后,在医疗事故中,除了注意收集证据和寻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外,还应注意及时沟通和协商,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的纠纷升级。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情况需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建议您在遇到医疗事故时,尽快联系专业的律师进行咨询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