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审判坚持不告不理的原则。一审判决已经超出原告诉讼请求,合理吗?
14天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因此,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在作出判决时,应当遵循不告不理原则,即只有当当事人提出诉讼请求后,法院才能对案件进行处理。 如果一审判决超出了原告的诉讼请求,这可能意味着被告的行为或者法院的决定导致了原告的损失或权益受到了侵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原告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他们有权通过再次提起诉讼来获得赔偿或其他救济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一审判决超出了原告的诉讼请求,也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得到支持。法院在做出判决前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案件的事实情况、法律适用等,并且可能会基于各种理由驳回原告的请求。因此,如果原告希望通过再次起诉来解决纠纷,应该慎重考虑其可能性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 总之,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尽量避免采取过激行为,而是通过合法途径寻求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