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为公司,员工拿着公司的财务章在外面与别人签订合同,骗了客户3万元,但员工尚处于试用期,工作不到两个月,公司也未与该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公司愿意赔偿这3万元,但公司想起诉员工,弄清楚情况
2024-07-04 11:58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步骤: 1. **收集证据**:首先,公司需要收集所有与该员工相关的证据,包括但不限于员工的应聘材料、工作记录、与客户的合同副本、以及任何可能的通信记录等。 2. **法律咨询**:在采取任何法律行动之前,公司应该咨询专业律师,以确定最佳的法律策略和可能的法律后果。 3. **起诉员工**:如果公司决定起诉员工,可以基于员工的不当行为(如欺诈、违反职责等)向法院提起诉讼。公司需要证明员工的行为对公司造成了损害,并且员工的行为超出了其职责范围。 4. **赔偿客户**:公司愿意赔偿客户3万元是一个积极的步骤,有助于维护公司声誉。但赔偿前,公司应确保已经充分了解情况,并保留追索权。 5. **内部审查**:公司还应进行内部审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管理漏洞,比如对试用期员工的监管不足,以及财务章的管理制度等。 6. **预防措施**:最后,公司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比如加强员工培训、完善内部控制流程等。 请注意,具体的法律行动和策略应根据当地法律和具体情况来确定,因此,与专业律师的沟通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