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家工厂生产部,生产出来的产品要由我调整到合格指标范围内才可以发货,今天生产一批,我调完叫品管终检,合格了叫包装了,结果后来品管抽检包装后的产品,发现参数比终检时候高了不少,产品改判为不合格品,控发。领导检查调整记录,说我没按指标下限调,判定我的责任,想扣钱,我不服,原因有二,其一,从来没有规定必须按下限调,那是领导事后起意,我添加的量没超出指标范围,二,品管都终检合格了,抽检却偏差那么多,可能是产品本身不稳定,也可能品管检测出问题。我认为责任不在我这,如果工厂扣我钱,我想通过法律维权,我有没有胜算?
2024-09-01 14:32在您的情况下,您可能面临以下几种情况。 如果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规定了产品的质量标准,并且您在调整过程中没有违反这些标准,则您可以提出抗辩理由。 如果您认为品管最终确认的产品符合标准,而抽样检测的结果偏离了这个标准,则可以考虑将这一差异归咎于品管的工作失误或设备误差等外部因素。 从法律角度来看,如果您的行为是出于合理判断和谨慎考虑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且没有违反任何规定的条款,那么您的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合法的。 如果您对最终决定不满意,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诉或寻求调解。如果您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建议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并联系专业的法律援助机构或律师进行咨询和帮助。 请记住,在处理此类争议时,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也是保护自己权益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