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工作12年后企业给签订半年合同,到期终止推向社会,拒付经济补偿金!事隔13年了,通过什么途径能讨说法!
2024-06-30 08:01在中国,劳动争议的解决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时效。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这意味着,如果自合同终止之日起已经超过一年,仲裁时效可能已经过期,仲裁机构可能不会受理此类案件。 然而,如果当事人在仲裁时效期间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或者由于不可抗力等客观原因无法提起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仲裁时效可以中断或者延长。 如果事隔13年,已经远远超过了仲裁时效,那么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可能难以直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1. **协商解决**:与企业进行协商,看是否能够达成和解协议。 2. **法律咨询**:咨询专业律师,了解是否有其他可能的法律途径或解决方案。 3. **社会舆论**:通过媒体或社交平台,引起公众关注,可能促使企业与您协商解决问题。 4. **行政途径**: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虽然可能因时效问题无法直接解决,但有可能引起企业的关注。 请注意,具体情况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案件的详细情况来分析,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更准确的法律意见。